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员工工作不快乐、效率低,最该反省的是老板!
快乐的工作环境会使人称心如意,因而会工作得特别积极;不快乐的工作环境只会使人内心抵触,从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绩。

“快乐是人类普遍的愿望,一个社会越发展,对快乐的追求就越细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职场,近几年的最佳雇主排名数据显示能否在企业“快乐工作”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记得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王石提到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在一家公司就职,有一次陪领导和客户在外面吃饭,聊到兴致,他便讲了几个笑话,把客户逗乐了,客户一直在夸他“小王人不错,有才华”。王石本以为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没想到第二天领导找他谈话,指责他不会做事,要讲笑话也轮不到他……王石后来离开了这家公司,因为他觉得公司环境太压抑,毫无快乐轻松的感觉,工作起来也不带劲。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认为,心情舒畅的员工,而不是薪水丰厚的员工,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愉快的工作环境会使人称心如意,因而会工作得特别积极。不愉快的工作环境只会使人内心抵触,从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绩。对此,他提出著名的管理定律——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 可敬不可亲,终难敬 \

相比王石的传奇人生,万科集团(现总裁为郁亮)的企业文化也是业界的典范,万科的员工有很多晋升和被重用的机会,甚至万科针对刚毕业的高学历的人才设置了“新动力”招聘计划,他们晋升机会平均为1.6年,不仅仅局限于此,高素质人才也在他们的招聘计划中。这种良好的合理竞争环境使公司上下形成了快乐的工作氛围,因此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

有很多公司管理者,比较喜欢在管理岗位上板起面孔,做出一副父亲的模样。他们大概觉得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从而方便管理。这是走入了管理的误区。现代人的平等意识普遍增强了,板起面孔不能真正成为权威!

美国西南航空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典案例,它的例子表明了雇佣双方如何实现“双赢”。西南航空公司要求管理层经常走近员工,处处为员工提供支持。与其他服务公司不同的是,西南航空并不认为所有的顾客都是对的,他们宁愿“得罪”无理取闹的顾客,也要保护自己的员工的利益。

根据人力资源专家戴维·麦斯特(David Maister)的研究,如果一个公司能将雇员的满意度提升20%,那么,公司的财务绩效会增长42%。而根据盖洛普(Gallup)的调查,能让员工快乐工作的公司,其雇员跳槽率相对要低得多,而顾客忠诚度、销售量和利润空间却要高很多。

\ 怎样打造快乐的工作环境?\

1.易于沟通的办公环境。美国惠普公司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游式管理办法”,鼓励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直接和广大职工接触。此外,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同时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气,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长久以来,Facebook的办公环境一直是最令人向往的办公地点之一,同样采用开放式办公,员工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装点办公室进行“空间改造”。三星半导体的副总裁斯科特·伯恩鲍姆(Scott Birnbaum)曾说过:“最具创意的想法肯定不是在电脑前产生的。”可见舒适的办公环境还会增加员工在思想碰撞时迸发的创新。

2.给员工一个机会“做主人”。诸葛亮虽然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最先灭亡,这与诸葛亮的不善授权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事无巨细令人钦佩,但这也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便造成后来“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全员参与公司决策与生产是福特公司在员工管理方法中最具特色的一点。公司赋予了员工权利,缩小了员工与领导之间的距离,人们都喜欢做主人的感觉,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便随之高涨。帮助员工对企业内的一些事情感到兴奋,可以快速引导他们成长,同时带给他们自身成就感。

3.把员工当作“价值创造者”。行业竞争力大,但是企业给员工降薪、减少福利是最不可取的。绝不能把员工当作节约成本低对象,而是要把他们当作“价值创造者”,长远来看,这是人才投资,收益甚好。著名心理学教授韦恩·卡西欧(Wayne Cascio)曾经对比过沃尔玛和Costco两家零售商的人才战略。两者都是低成本策略性连锁超市,但是后者的员工有更好的薪酬福利,他们将从不在员工方面节省,而是削减其他方面的开销,比如从来不打广告,结果Costco的增长率高于沃尔玛等其他对手。

4.人性化管理。位于广东汕头的潮宏基是少见的不安装金属检测感应门的珠宝工厂,而是采用物料文员在上下班清点生产原料的方法,节省了大量时间,也避免了员工被搜身的尴尬,同时提高了工厂的效率和利润率。管理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想解决方案,把制度设计与员工的内在需求相结合,才能激发人的潜力,留住企业人才。

\ 快乐公司的制胜法宝 \

1.快乐的组织创新力更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在参加北大毕业演讲中提到:心灵不自由,创新无从谈起。相信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某天情绪高昂,工作起来特别顺利且创新的想法特别多?公司氛围如果是自由快乐的,员工必然会有很多创新的点子迸发,尤其是以创意取胜的设计公司、策划公司、广告公司等。

2.快乐的员工更容易被激励。

我们可以想象到激励那些满腹牢骚、情绪低落的员工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其实管理者的工作并不是激励员工,但是要不断给员工提供动力,心情愉悦的员工在动力的不断驱动下就会达到不断自我激励的效果。

3.快乐的员工能更好的服务客户。

海底捞是餐饮行业中“顾客至上”的典范,致力于每个服务细节,服务生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人难忘,知乎网友就曾“海底捞有哪些让人难忘的服务细节”进行回忆讨论,看完不禁为海底捞的服务点赞。海底捞管理层认为用制度和流程培训出来的服务生只能算是合格,服务水准的关键在于给员工创造愿意留下来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培训。顾客和员工的双重满意让海底捞收获了业绩和口碑,并且这将会带来长期效应。

——* 经典小档案 *——

蓝斯登定律

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蓝斯登认为,心情舒畅的员工,而不是薪水丰厚的员工,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领航人才转)

2017-08-09
李文星事件背后的网聘陷阱:审核漏洞与传销套路

 身陷传销组织“蝶贝蕾”四个月后,陈晓娜终于逃出来了,那一刻,她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今年2月,急于求职的陈晓娜从朋友那儿听说Boss直聘“挺好的”,于是下载了Boss直聘App并在上面找工作。很快,她被天津的一家公司录取。

  然而,到了“公司”后她发现,在Boss直聘平台上招聘自己的,是传销组织假冒的“李鬼公司”。

  和陈晓娜一样,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也是在Boss直聘平台上找工作,之后被骗入传销组织,最终不幸溺亡,引发了公众对传销和网聘平台的广泛关注。

  “民间反传销第一人”李旭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传销组织正从传统传销转向网络传销,大学生成了这些传销组织的重点围猎目标。传销组织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冒充企业,虚构招工信息,把人骗进去后对其进行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

  本应是年轻人求职、企业招人的网络招聘平台,何以成了传销组织诈骗的工具?传销组织又是如何利用网聘平台漏洞进行虚假招聘的?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多位通过网络招聘平台陷入传销组织的受害者,并对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拉勾网等多家网络招聘平台进行调查。

  “被同样情况骗至传销的人多到想象不到”

  苦寻工作3个月未果后,陈晓娜收到了Boss直聘平台上一家公司发来的消息,询问她之前的工作经历、家庭状况、对工作的期望等问题。

  两天后,她接到了该公司的电话面试。10多分钟的面试里,对方只简单询问了几个与软件测试专业相关的问题,以及是否去过天津、有没朋友在天津、独不独立等问题,就告诉她通过了面试,让她第二天去报道。

  陈晓娜有些怀疑,“怎么这么简单就通过了”。她上网查了下,发现确实有这家公司,不过是家小公司。她将此事告诉了哥哥,哥哥听说后有些怀疑,说不可信。

  但“终于有工作了”的欣喜,让陈晓娜没有细想,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奔向新工作。那时的她尚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长达4个月的传销生活。

  事后回忆起被骗经历,19岁的陈晓娜说,“因为我年龄小很多公司都不愿意要我,我就着急找工作。好不容易有公司要我了,我迫不及待就去了。我当时想着,只要能工作,无论公司给多少钱都行,就是这种心态害了我。”

  与陈晓娜一样,周浩也是在急切找工作时跌入了网聘陷阱。

  周浩收到的“李鬼公司”发来的入职通知截图,邮件中没有写明公司名称。

  今年4月,周浩从一家软件公司辞职,回家待了两个月。6月时他开始找新工作,在Boss直聘、前程无忧、拉勾网等网聘平台上广撒简历后,收到了拉勾网上一家上海公司发来的消息,询问他有无贷款、是否单身、是否介意出差,而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则问得比较笼统。

  周浩有些诧异,怎么一上来就问这些私人问题。两天后,对方打来电话面试,询问了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回答,对方总是回复“嗯嗯”,“是否专业,我也不清楚。”

  对方还称,上海总部不缺人,天津那边有个项目部,需要先去天津一两个月。周浩觉得工作出差很正常,就欣然应许。

  不久,名称为“拎着幸福逛街”的QQ个人邮箱发来入职通知,让他6月8日到天津市西青区鑫茂科技园报道。

  周浩收到的“李鬼公司”发来的入职通知截图。

  通知书中写明,他担任web开发一职,入职后试用期月薪5000元,转正后6000元,“并没有高薪诱惑,所以自己也没有多想。这一点让我觉得他们非常狡猾。”

  更令人起疑的是,整封邮件中均未标注公司名称,邮件末尾还写着“备注:请遵守薪酬保密制度,不得向第三方透露自己的薪酬、福利等相关内容,一经发现公司将根据薪酬保密制度给予严重处分,严重者解除劳动合同。”

  周浩将邮件截图发给哥哥看,两人都觉得有些奇怪,“但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传销,以为是小公司没有那么严格,不像大公司那样正规。”

  被骗进传销组织后,周浩发现“被同样情况骗至传销的人多到想象不到”,“我们那个窝点,十天就进了七个新人。其中五个是程序员,都是从网上被骗进来的。其他人大部分是通过Boss直聘骗过来的,其他网站也有。”

  “一旦做了这个事,就再也洗不清了”

  2017年春节前夕,汤可可在北京边实习边找工作。1月10日,中华英才网上“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张佳豪”发来消息,让他去天津面试。

  中华英才网上,传销人员假冒“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佳豪”,发布的测量员岗位,汤可可投递该岗位后被骗。

  他特意上网查了下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发现招聘网站上发布的公司信息都是真的,却忽略了发布信息的人与这家公司不一定有关系。“招聘平台的问题就在于只审核了这些公司的真实性,却没有审核发布信息的人。”

  之后,他被骗入天津静海区的一处传销窝点。十多天后被迫发展下线,“你怎么来的,就怎么发展其他人”。

  汤可可透露,发展下线采取由老带新的方式,老成员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新成员使用手机的情况,新成员则用手机注册中华英才网、Boss直聘等招聘网站,同时加一些QQ、微信招聘群,发布招聘信息。

  发布的招聘信息往往与个人所学专业相关,“我是学地质专业的,他就让我填测量或者技术员这类岗位。”回忆起来,他不记得招聘平台有什么审核过程,“反正今天发了,第二天就能用”。

  而在周浩所在的传销窝点中,十三个人中每天有四五个在做这个(骗人),成功的几率并不高,但也有被骗过来的,“他们撒了一个很大的网,基本上招聘网站上都会发布,所以总有人来”。

  刚进去十天,周浩就被告知,要等时机成熟了、到一定层级后才能做这个,“大概两个月后就可以”。

  要发展下线,首先得成为“老板”, 并且熟知理论。这些理论很长,刚进去的一两个月基本上都在背理论。

  周浩说,传销人员在与求职者沟通时,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在网聘平台上广撒网后从中筛选对象,询问对方是否单身、工作找了多久等个人信息,以此判断其是否心急;聊完后,会晾他们一两天,此时求职者心里会比较忐忑,心想公司是否会看中自己;一些传销人员甚至不再回消息,而是等着求职者主动来询问,之后再安排电话面试;在此沟通过程中,如果求职者表现出疑问很多,传销人员就会放弃这个人,声称公司已经招满人了。

  在周浩的印象里,这些发展下线的人行动十分“诡异”,会突然拿电话出去,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打。在电话面试时,一些人可能不太懂技术,就有专人在旁边指导,或者将问题写在纸上,由面试者来问。

  发展下线成功或者失败对传销人员没什么影响,能不能同化、问新人要到钱才是最终目标。而要到钱后,邀约人、同化他的人以及领导都有分红。

  周浩说,被骗入传销组织的人有的不愿发展下线,“因为一旦做了这件事,和他们就真正变成一条船上的人了,再也洗不清了。”

  周浩和李文星曾在一个窝点待过,那个被传销组织称为“家”的地方一共有十三四个人,李文星大概做到了“邀约人”阶段,周浩回忆,李文星的状态“一直很沉闷,不太爱说话,估计是还没有被同化”。

  被困传销组织2个月后,陈晓娜被迫开始“卖东西”——用手机下载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招财猫等招聘软件,“他们非得让你发招聘信息,说你光待着不行,要干点活。我不愿意做,但是你只能配合他们,才会取得信任。”

  她发现,很多招聘软件特别不严谨,不用登记公司注册信息、编码,直接百度搜索一些小IT企业的信息填入就行了。此外,现在招聘时大多用手机号而非座机,很容易让传销人员钻空子。

  在与求职者聊天时,“老手们”教她:先了解求职者的家庭状况,敏感的人不要问太多家里的问题,多问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问他来没来过天津、有没有亲戚朋友在天津、自己独不独立、多长时间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家里几个孩子等。

  陈晓娜说,传销组织希望寻找20到26岁、未婚、没有男(女)朋友的求职者。若不符合上述信息,则直接pass掉。不愿发展下线的她会找各种理由说对方不符合,经常被骂“没用”。

  今年2月身陷天津的一家传销组织的王金伟回忆,传销人员在boss直聘上发布职位后,不到5分钟就有15个求职者发来消息,之后越来越多,到下午时“根本翻不到底”。只要跟这些求职者说话,对方5分钟内就会回复,“一天收500份简历不是问题”。

  在人员的选择上,传销组织也有一套筛选标准:发来3条以上消息的跟他聊,因为对方更渴望找到工作;之后询问毕业多久、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为贷款培训,有贷款的、结了婚的不要,不接受外派的也不要。

  这些条件都符合之后,传销人员会告知对方,稍后技术部门会有简单的电话面试。电话面试时,先了解对方家境、父母职业;然后设置一些简单的技术问题,让对方感觉“公司对实习生要求不高,自己能够胜任”;之后拉关系,假装是老乡,说“我之前也是老乡介绍找到的工作,现在工作不好找,我跟领导说说好话,明天给你信儿”,求职者就会很客气地说“谢谢哥,有机会请你吃饭”,“这样的基本就有戏了”。

  “这个电话叫铺垫电话,主要是打关系,套近乎。”王金伟说,有时邀约人还会用到“负面消极”的话语术,先告知求职者社会的黑暗面,比如“我们领导有个表弟,刚毕业什么也不会”,之后唬他:“他来这3个月,一个月工资就1万多”,让求职者愈加想来。

  多家网聘平台仍有审核漏洞

  针对传销受害者提到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拉勾网、智联招聘等网聘平台,澎湃新闻进行了招聘和求职体验,发现目前仍有部分网聘平台存在审核漏洞,未经认证就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8月3日下午3点,澎湃新闻记者登录Boss直聘app,输入平台上已有的公司进行认证,页面显示,需用企业邮箱认证。而在当天早些时候,凌晨一点,微博网友“景辰”先后以阿里巴巴集团、Boss直聘等平台上已有的公司进行认证,未收到任何认证提示,成功发布职位。

  8月3日凌晨一点,微博网友“景辰”以阿里巴巴集团为名进行认证,成功发布了“Java”职位。

  当天下午6点,记者再次输入Boss直聘平台上没有的公司进行认证,页面显示,需提供企业名片、工牌、在职证明或营业执照。随后记者上传从网上随机搜到的某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照片。10分钟后,显示认证通过,可发布一个职位。

  若要继续发布职位,则需先完善公司简介、产品介绍、公司图片、高管介绍等企业信息。而这些内容,在所填公司的官网上均能搜到。记者填完后,平台没有对所填公司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任何审核,便可继续发布新的职位。

  对此,Boss直聘承认,该公司采用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的认证机制存在很大问题,“教训很惨痛”。从8月3日凌晨起,平台开始全面调整,所有招聘者均事先审核认证。

  8月3日,记者又登录中华英才网,以“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为名进行注册,并成功发布了程序员职位。职位发布后,系统自动推荐一批条件适合的应聘者,招聘者可直接向这些应聘者推送邀请。这意味着,在系统对企业进行审核之前,企业就可以把信息发送给部分求职者。随后,记者将职位信息推送给了一位23岁的于先生,并告知其是媒体测试,要警惕传销陷阱。

  当记者试图查看“我的招聘主页”时,页面显示“发布一个职位并通过审核就可以分享主页”。次日,记者再次登录,发布了新的系统分析师职位,不久后发现已能进入招聘主页。截至8月7日12点,记者虚构的企业和招聘信息在该平台上已收到了11位求职者投来的简历。

  体验发现,在中华英才网上,招聘者注册后便可发布招聘信息,无需上传营业执照,平台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形同虚设。

  记者在中华英才网上成功发布了程序员、系统分析师两个职位。

  澎湃新闻随后致电中华英才网客服提出疑问,对方回应称,平台一直有严格的审核系统。一分钟后,记者收到平台发来的消息,提醒之前发布的职位审核不通过,再次发布职位需要芝麻信用授权。

  此前有传销受害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销组织也通过拉勾网发布虚假职位。8月6日 12点,记者再次登录拉勾网,页面显示,职位发布者需使用带有公司域名的邮箱进行注册,之后填写公司主页、名称、logo、营业执照等信息进行认证后,方可发布职位。

  职位发布者需使用带有公司域名的邮箱进行注册。

  澎湃新闻采访了解到,这是拉勾网近日进行的审核升级,而此前注册新公司,主要需提供营业资质和人工审核,与Boss直聘的审核流程类似。

  拉勾网合伙人鲍艾乐告诉澎湃新闻,升级后,在企业提交认证申请后,拉勾网会对照企业的信息库,对认证信息进行人工审核。若有新注册的用户要挂靠平台上已有的公司,则必须得通过该公司企业邮箱的认证。

  但她也承认,“如果有人刻意造假,把所有的信息都模拟,甚至弄一个邮箱域名,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这样的造假门槛特别高。”

  3日下午,澎湃新闻还登录了智联招聘平台,以“上海澎湃新闻”为名进行注册。在注册环节中,智联招聘对注册邮箱并无具体要求,可以填写个人邮箱。认证环节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需上传营业执照,而研究所、报社、记者站等其他行业,可以由客户自行填写。同时在法人认证环节,也只需填写法人姓名,并无上传资质证明的要求。

  随后澎湃新闻联系到智联招聘公关部主管王一新,询问针对其他行业中客户自行填写的内容,如何验证其真实性。

  王一新回应称,智联招聘设置了用户资质审核、企业情况调查、大数据智能识别等七道关口,以审核企业资质。研究所、报社、记者站等其他行业虽由客户自行填写,但需要提供企业资质证明,之后由审核团队核对,同时网上查询资质证明中的代码。认证审核通过后,发布职位时还需上传HR的个人身份证。

  “希望传销人员在网聘平台上无法作恶”

  李文星事件后,以Boss直聘为代表的网络招聘平台深陷舆论风口,网聘平台上虚假信息泛滥,早已成了求职者的痛点和危害行业发展的毒瘤。

  8月3日,前Boss直聘华东市场公关经理的朱利安发文,直指招聘企业资质审核环节存在问题,承担审核职责的主要是销售人员,他们不具备审核资质,作为把关人的商务总监往往“把其审核资质的注意力集中于该企业的发展程度能否给平台支付付费工具从而带来足够的广告收入”。

  朱利安对澎湃新闻表示,Boss直聘会面向企业方提供推广、加权等服务,从而被求职者“优先看到”和“长期置顶”,而这些企业的信誉和口碑却没法得到保证。

  但Boss直聘公关经理饭遥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否认朱利安“销售团队负责审核”的说法,“招聘企业的资质肯定不是销售团队在审核,我们有运营团队专门负责审核,每天工作到12点,经常加班。”

  饭遥补充说,从8月3日凌晨起,Boss直聘开始完善审核策略,所有招聘者必须“机器审核加人工审核”才能招人。8月4日,平台上线“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精准的审核认证措施。8月5日,扩建了百余人规模的人工审核及安全团队。

  不过她坦言,Boss直聘作为互联网招聘行业,一方面没有资源去打击传销,另一方面主业还是在招聘上,“希望传销的人在我们平台上基本没法作恶”。

  拉勾网合伙人鲍艾乐也表示,招聘平台、相亲平台都会遇到诈骗或假信息,只能尽全力去跟它斗争,有什么最好的技术都用上。目前,拉勾网正在进行自查,考虑是否需要要求所有人必须上传身份证,或者用更好的技术手段进行升级。

  58集团高级公关经理刘聪认为,网络招聘平台上的“李鬼公司”信息,通过后台的数据库其实可以查出,但完全及时地监测出这些虚假信息,现在应该哪家公司都做不到,只能不断加强审核。

  “目前互联网招聘平台都缺乏对应届生的专门保护,劳动部门也对近年来全民创业热潮中诞生的众多企业监管力度不够,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们往往被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朱利安希望,李文星事件能成为引领行业革命的一个契机,彻底肃清互联网招聘行业多年未能根治的恶疾。(领航人才转)

2017-08-08
送房送户口送钱 主流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
每年6月至7月,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今年有795万大学生步入社会,创历史新高。

为争夺人才,几个月来, 长沙、成都、武汉等众多主流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795万大学毕业生将去哪儿?是选择表情“高冷”的一线城市,还是选择敞开大门笑脸相迎的主流二线城市?

毕业生一线城市扎根难

今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李,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被北京的一所高校接收,成为新北京人。

小李感慨说,“找到一份带户口的工作很不容易。从投递简历、获得面试、政审到录用,这个过程很煎熬。”

一线城市扎根不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漂”在这里?原因有很多,薪酬的吸引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智联招聘7 月份公布的报告显示,2017 年夏季求职期,全国37个主要城市中,北京的平均招聘月薪居于第一位,为9791 元,第二至第五名依次为上海(9337 元)、深圳(8866元)、杭州(7933 元)和广州(7754 元)。一线城市的薪酬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北京能吸引和聚集这么多的人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是从国内毕业的高端人才或是从海外归来的人才,首选依然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

但是,近年来,一线城市落户政策逐渐收紧,北京更甚。

早在2014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当年进京指标不会突破1万人,以后会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北京市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2016年只减不增”。

记者注意到,以往北京引进外地生源毕业生一直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今年则提出了“总量封顶”。尽管2017年进京名额尚未公布,但在“总量封顶”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外地生源进京落户指标难超9000人。

不只是北京,上海也在严控人口。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上海的流入人口持续转负。

随着一线城市接二连三出台了更为严厉的楼市限购、收紧户口等政策,逃离一线城市的呼声再次响起。那些逃离的人都去了哪里?

猎聘大数据显示,北京人才外流目标城市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城市分别是深圳、杭州、天津、广州,这些地方吸纳的从北京外流人才分别为8.95%、6.25%、5.50%、4.26%。

数据表明,北京大学毕业生外流目标城市热度较高的是其他一线城市或者发展潜力较大、宜居的主流二线城市,如成都、武汉、西安等。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虽然有北上广深的大学生愿意去主流二线城市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线城市的产业集聚作用已经发挥到了尽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线城市严苛的落户政策和较高的生活成本。倘若政策有所放松,人才资源仍有可能回流到一线城市。”

近期,武汉市发布系列大学生留汉优惠政策,从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方面,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主流二线城市抢人,户口是法宝

“我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回长沙了。”985高校毕业的湖南籍大学生小赵给记者留言,她在北京实习的这几个月期间,也面试了几份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回二线城市。

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许多城市主动伸出了橄榄枝,各种“留住人才”的政策纷纷亮相,让不少毕业生心动。

《中国经济周刊》将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主流二线城市发布的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发现除了沈阳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外,其他14个城市均开出了诱人的条件,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

“城市发展在于人,城市活力也在于人,人口净流入对城市的好处不仅仅是财政收入、养老金缴纳,更是一个城市未来的希望。”许耀桐说。

应该说,高校毕业生最受关注的还是户口。于是,给高校毕业生落户开“绿灯”,成为主流二线城市“抢人”必开的筹码。

《中国经济周刊》梳理发现,在已经出台人才政策的14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提到了落户制度,其中有7个城市明确提出了高校毕业生或者大学毕业生落户细则,“放开限制”“降低条件”等类似描述在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

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西安放开了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成都则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另一类落户政策的侧重点在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比如,大连推行积分落户新政策和审批入户新政策;苏州的落户方式则包含(房产落户、积分落户、人才落户)三种方式;杭州的落户方式相对较为严格,限定了35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应同时符合“在杭州居住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条件。

这些地方放“大招”——给房、给钱

住房永远是刚步入社会大学生的痛!正因如此,不少城市在推出留人举措时,大打“以房留人”牌,不仅对外地户籍大学生不限购住房,而且还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

武汉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举措比较劲爆。武汉市政府宣布将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

南京的人才安居政策规定,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在南京就业且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南京自主创业,缴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后,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

宁波对高校毕业生、创客、基础人才的购房补贴从1%提至2%,最高8万元;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以前给予50万至150万元安家补贴,新政实施后最高可补300万元。

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除了住房优惠措施,各地为了引进人才也是 “痛下血本”——给钱。

厦门对引进的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成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最高1亿元的综合补助,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最高300万的资金资助;长沙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一次性发放的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针对各地不惜重金吸引人才的举措,许耀桐给出了建议:为了吸引人才并让人才保持一定活力,可以出台也应该出台吸引人才的筹码,但应该注意,不要为了争夺人才而不择手段或者漫天开价。“人才竞争不要有意去突出物质条件,要更多地展示单位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内涵,让人才能够不断地在团队中获得成长,而不要使人才感觉在跟人民币称重量。”

北京吸引力为何下滑?

主流二线城市对人才充满了热情,但是能否让人才留下,争取人口净流入率的提高,才是这些城市人才竞争突破的关键。

猎聘大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前10个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杭州,其人才净流入率为11.52%;而北京仅排在第八名,为5%,低于很多主流二线城市。

在许耀桐看来,北京吸引力的下滑,一方面是由北上广近年落户难、房价高等因素所致,去不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当然选择去杭州、武汉等主流二线城市,由此导致这些主流二线城市的净流入率升高。“但仍有很多人挤破头也要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选择的梯度来说,当然是首选北上广深。”

杨宜勇则将北京的人才净流入率低归结为国家战略:“首先这是国家的战略。北京要治理‘大城市病’,在疏解人口的同时,也会触及一些人才流动,导致特大城市的人才要向大城市或者中等城市适当转移;另一方面,人才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不适合在北京发展可以去南京,南京待不下就到地级市,地级市待不下就到县里。这是人才的流动趋势。”(领航人才转)
2017-08-08
人才测评三部曲,破解“招聘失真”难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招到一位“真材实料”的人才是HR和老板倍感欣慰的。但是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困境:各个渠道发布了招聘信息后,很少有人来面试,面试者的素质和学识也是一般般。终于等了两个月,有一位应聘者在各方面都符合岗位需求,能力看似也不错,便高薪留住了应聘者。但是公司领导心里不免打鼓,他的个人能力及素质是不是我现在看到的这样,仿佛这一切只能等待时间的考验。

世界经理人用户“袁新晔”就曾遭遇过“招聘失真”的难题,而且还是公司高管:电器集团公司的华东分公司,一年前曾经面向社会招聘来一位总经理,这位总经理管理理论丰富,并有多年市场开拓经验,在面试过程中深得集团高层赞许。但一年多了,此君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在面试中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加上管理和协调能力较差,导致华东分公司人心涣散,内耗严重,销售业绩连连滑坡。眼见新一年的销售旺季到来,如果再这样下去,公司将最终失去整个华东市场。于是,决定解聘此君,再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华东分公司总经理。但令公司高层担心的是此次招聘再出现一年前的结果,再聘来一个“说”和“做”相差甚远的经理人。

为什么招聘时出彩的“人才”到使用时总哑火?有没有一种既“短平快”又可以考察到应聘者真实行为表现的人才测评方法?

一、事前
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1.岗位说明

人力资源部门在事前要诊断公司现状结合发展规划制定招聘方案,梳理结构,明确需求岗位,制定招聘说明书,以岗定人。重要岗位宁缺勿滥,也不是要等岗位空缺才启动招聘,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要设立重要岗位的预警与储备,所以周期一定要长。

2.招聘渠道

现代社会“人才骗子”太多,为了获得真正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需要拓宽招聘渠道。尤其是将领类的人才很难通过一般的招聘方式来碰到合适的,比较靠谱的招聘渠道有:1.内部培养,俗话说:“知根知底的人最可靠”,通过内部培养晋升的人才不论在技能还是文化方面都跟公司更百搭;2.借用猎头的力量,这是一条捷径,一般猎头公司掌握了行业内巨头人物的“底细”;3.朋友/同事推荐,行业性较强的公司可采用此方式较快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二、事中
文化第一,技能第二

1.面试技巧

招聘第一步先由老板自己一人再加其他公司的人来审查第一关,第二再由自己公司和其他专业人事评估。可以用公司以前做成功的业务,来检验应聘者是不是能融入到公司业务,考察他的实践经验与操作步骤。真正把应聘者放到处理具体事务的环境里,就可以更好的了解他。

2.多方位考察

对于通过简历筛选的候选人可以先采用企业文化匹配度测评,以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大疆创新就采用了两套在线测评的方式来筛选跟公司价值观、性格匹配的候选人。

招聘中某些应聘者在对待某一问题的阐述中和老板的观点比较一致,而后老板便有英雄相见恨晚的感觉。老板如果太重视新人是否能接受自己的管理理念为前提,那就无法全面的去评估一个人。别迷信自己的看人能力,还是细致一些好。要避免此现象发生,那就要有一个独立的招聘制度,招聘新人是要符合公司的需求,而非少数人的好恶。对于技术型人才,应该让他们实际操作具体问题。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估人们是否拥有胜任职位的能力是避免“招聘失真”的有效办法之一。

3.背景调查

常常在招聘中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说”跟“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在等应聘人员“说”完后,做一个专业的背景调查,可以从应聘者之前的工作状态中分析,而且能获得很多的应聘者信息。对于高层尤需,可从其以往的工作业绩、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等各方面取证参考。

三、事后
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1.磨合期

“外来的和尚”是否能念经,要看“和尚”的道行和“庙”的菩萨!新的舞台是否准备好让外面来的种子健康生长的土壤,是否有适合其发挥特长的小环境。首先,你应该让他在你们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让他真正了解你们的企业文化、产品特点、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等。从另一方面也是对他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我以为,这个磨合期必不可少。也许他真是个人才,但不适合你们的企业文化,那不是对双方都是一种损失?

2.明确责任

在磨合期过后,要给员工充分的信心,做到用人不疑,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有效沟通也很重要,老板应定期和新员工面谈,分析工作中的优缺点,并针对不足提出改善意见,让他们快速融入公司企业文化和团队当中。

世界经理人用户“superathena”认为案例中出现招聘失真的情况,很多时候是由招聘企业判定合格人员的标准出现误区造成的。这些误区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误区一:“侃侃而谈的就是有能力的”。大多数招聘企业的招聘人员比较容易对那些口头表达好,能说会道的的面试者产生好感,从而产生“有见解”的错觉。这无形之中就给一些长于面试表现,短于实际行动的人提供了施展“侃术”的舞台。那些把招聘人“侃晕”进入企业的人,其实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合格者。

误区二:“理论丰富的就是经验丰富的”。很多企业希望找高素质的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员工),很看重他的管理学背景。有理论知识固然不错,但是企业不是学术机构,要的是真刀真Qiang,真金白银。现在管理书籍、管理理论培训班遍地都是,如果仅凭上没上过MBA,能说多少个管理名词,讲多少个管理概念模块就找到合适人选的话实在太冒风险了。现在混个MBA就敢出来纸上谈兵的“新时代赵括”比比皆是。

误区三:“有经验(能力)的就是适合的”。这个误区是导致很多企业招聘失败的重要原因。企业都希望找到有经验的人,巴不得一进门就能马上干活,这样可以节省培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样一来,企业招聘人对有从业经验的求职者如获至宝,甚至不惜花费高薪聘请,而忽略了对求职者道德品质、性格个性、职业发展需求的考察。如果个人经验丰富,但是缺乏职业道德(比如忠诚度低、缺乏保密性等),就会对企业造成损害;如果个人的性格特点与企业的文化氛围不符合(甚至有显著冲突)就必然导致工作压抑,个人能力无法发挥;如果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不能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就必然导致成熟员工的离职。因此,企业招聘者在考察求职者工作经验的同时应该结合企业的文化、业务现状和发展,对求职者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等根本因素和个人职业规划等有综合考评。

招人并不难,可真正要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难于上青天。期间的成与败,应征者与公司两方面都非常重要。(领航人才转)
2017-08-08
多省市出台“独生子女照料假”
不久前,因为父亲身体不适,黄乔便向单位请了几天事假回家照顾。

等她回到单位上班后,一个“重庆独生子女照顾患病老人或将有假期”的消息,让她感到惊喜。

7月31日,《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提交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二审。据悉,在5月常委会会议对该修订草案进行一审时,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增加独生子女护理老年父母的假期,建议每年累计不超过10天。

“其实,我这次向单位请假,说明事由之后,单位很理解,很快就批准了。当然,这个"独生子女照料假"的初衷是好的,但落实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如果有员工在过年期间,把年假和独生子女照料假一起休,前后加起来能休近一个月。如果大家都用这个套路,不就乱了吗?”黄乔也有几分担忧。

在专家看来,如果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法律责任,黄乔所担忧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而且,这一规定的出台,还有更深层次的背景。

“多地出台"独生子女照料假",对于执行过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是一种呼应与补偿。同时,在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在各地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对立法效果进行评估,待时机成熟即可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或对相关法律作出修改。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养老困境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其间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伴随而来的,是这些家庭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

杭州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原所长王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独生子女一代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生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数量之多、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是整个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

目前,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1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多。

而当老龄化社会到来之时,与多子女家庭养老相比,独生子女家庭将面临更大的养老困境。

王涤指出,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实行长达30多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早期的一代独生子女家长在我国整个老年人口中已形成很大的占比,造成了我国所特有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个别独生子女家庭不构成社会问题,成千上万甚至几千万的独生子女家庭以及这些家庭中只有独生子女甚至是无子女(失独家庭)的老年人口,就构成了我国社会重大的老年问题。”王涤说。

“计划生育政策打破了原来以家庭为主要载体的养老模式。正因为如此,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受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家庭群体由于不再拥有传统养老模式的功能支撑,而无法享受代际间的照顾、照料与赡养服务。”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志强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已成为当前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明确法律责任确保可操作性

与重庆市一样,为了缓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压力,多个省份先后将“独生子女照料假”写入地方立法。

去年5月,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后,生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20日的护理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3月1日,《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施行,其中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10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的,患病住院期间,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的护理假。护理期间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其用人单位不得扣减。

与此同时,一些省份关于“独生子女照料假”的立法,正在路上。

5月22日提交审议的《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明确,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护理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10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6月,《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低于3天的照料假,照料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为了确保法规的可操作性,各地还明确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

福建省在立法中明确,有关机构或者组织不按规定支付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用以及支付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或者不支付独生子女护理期间享有工资福利待遇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限期给付。

李明舜在梳理了多个省份的相关规定后认为,从各地在立法中的表述来看,这项规定是刚性的,如果有完善的保障措施,这项规定将会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各方观点仍未形成统一

看到多地出台“独生子女照料假”的举措,王涤既欣慰又遗憾。

王涤告诉记者,她所在的杭州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在几年前作的“独生子女家庭需求调查与研究”课题中,就提出了有关为独生子女设立“父母重病,给予独生子女照料假”的设想,但很遗憾,这个政策没能在浙江省先行推开。

“我赞成以上这些省份为独生子女设立照料父母假,作为政府给独生子女父母的社会补偿之一,这一规定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本思想的。以立法形式予以确立,就使之具有合法性与制约性。”王涤说。

但在长期研究人口问题的《人口与未来》网站主编何亚福看来,“独生子女照料假”的出台并不恰当。

“我个人反对出台独生子女照料假,因为这是变相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我国的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已超过20年,在这种长期低生育率的人口形势下,应该奖励二孩和多孩家庭,而不是继续给予独生子女以优惠政策。”何亚福对记者说。

对此,李志强的观点则显得较为“中庸”。

李志强认为,各地在立法中对于“独生子女照料假”的明确,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将养老问题全部寄托于独生子女身上,不仅难度非常大,而且也不现实。

“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他们很难承载起这一现实社会需求,比如经济负担方面;不现实,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子女与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单纯靠这种短期假期去照顾父母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养老需求不仅要求全天候的服务,而且要求精神、亲情、经济等多元服务提供。”李志强说。

可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尽管对于“独生子女照料假”最终能发挥多大作用仍有争论,但在李明舜看来,这一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时解除独生子女的后顾之忧。

“如果没有这种规定,就只能请事假,他们的收入、考勤、年终奖、评优等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法律作出这种规定,那就是赋予了他们相应的权利,如果用人单位因为不遵守规定而给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失,那就是用人单位违法。由此来看,整个判断标准都会因为这项规定的出台而发生很大改变。”李明舜说。

李明舜建议,在地方出台相应规定后,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时机成熟,可在全国层面进行立法或对相关法律作出修改。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假期时间等规定,可交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明确。

李志强认为,仅靠“独生子女照料假”,还不足以把独生子女从老龄化社会的重压下解救出来,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的保障制度。要以政府为主体,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以养老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比如,建立健全和完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制度模式等。

对于“独生子女照料假”所能发挥的作用,王涤持乐观态度。

“任何政策和法律,实施起来都会遇到如何落实到位的问题。例如,如何确保这些独生子女能够享受到这一特殊假期?如何保证独生子女把照料假全部真正用到陪伴父母上?诸如此类问题,肯定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关注和研究,还有许多难点需要探索和突破。但我相信,社会在进步,许多事情定会逐步得到完善。”王涤说。(领航人才转)
2017-08-08
高温津贴缴个税引议 专家:免征更好惠及劳动者
近日来,全国大多数地区烈日炎炎,高温天气里,有税务部门在网站上明确回应高温津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引发了很高的网络争议。有劳动者反映,“高温津贴本就不"高",还要征缴个税,到手的钱又"蒸发"了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高温津贴需缴纳个税确实存在于相关法规中。国家统计局1990年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明确将“津贴”列入工资总额范围,此后,《<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进一步明确,“津贴”中包含“高温作业临时补贴”。2012年6月,安监总局等4部委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高温天气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而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洪桂彬律师分析,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与现实中一些企业不支付高温津贴有关,此举意在强化用人单位支付高温津贴的义务。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中已经有28个地区对高温津贴的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高温津贴应该是企业对高温环境下工作职工的一种补偿才对,怎么还需要缴税让补贴打折扣呢?”不少劳动者提出,高温津贴钱本来就不多,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高温津贴的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10月发放。记者查询了解到,全国各地高温津贴普遍在200元/月以下,扣除个税后,本就不高的津贴将进一步“缩水”。

不过,51社保网CEO余清泉告诉记者,《管理办法》对高温津贴是否缴纳个税并无直接、明确说法,现行法律法规对“工资”的定义也不统一,这给了某些地方一定的发挥空间。 记者注意到,少数省份将高温津贴列为税前扣除。江苏《关于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企业按照标准支付高温津贴,可按照规定税前扣除。广西《关于发布企业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将高温津贴准予税前扣除。

不过,更多地区还是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并缴纳个税。洪桂彬建议,为了更好地关怀劳动者,也可参考2011年上海的规定,将高温津贴列入“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这样则不计入工资总额不扣个税。

洪桂彬注意到,目前至少有21项收入免交个人所得税,“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免征个税,劳动者在高温天气里劳动所获的津贴是否也可以免税?这样让个税的调节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公平一些。

余清泉认为,高温津贴更多是面向户外劳动者和低收入群体,高温津贴免征个税,能让政策的善意关怀更好惠及高温下坚守的劳动者。(领航人才转)
2017-08-08
隐私说明            
© 2002-2024 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1153号-1
集团网站:领航集团
总部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园达路51号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座19层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