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调查:七成海归月入六千元以上 海归就业竞争力提高
近日,某招聘网站与某智库机构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重点反映了以“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群体在留学前后的发展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调查的海归就业竞争力及薪酬均有提升,近七成海归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月收入在10001~20000元区间的增幅达7个百分点。

近七成有一定海外工作经验

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海归群体超七成是在2010年以后首次出国留学,超半数人留学前处于本科阶段。女性更倾向于英国留学(占比22%),而男性则更倾向于美国留学(占比21%);超过四成以经济学和商学作为主修学科,占比达到43%。

海外实习和就业经验方面,受访海归群体中具有海外实习经验的达到六成,海归群体中近七成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具有1年以上特别是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比例提升明显。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海归具有海外工作经验,海归质量不断提升。调查还显示,大多数人没有海外创业经验,比例达84%;“有过创业经验,但没有获得显著成效或出现经济等方面的损失”比例为12%;有“创业经验,且创业获得显著成效”的比例为4%。男性数据略高于女性。

海归人才主要流向京沪粤

回国原因方面,“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继续成为海归群体选择回国发展的首要原因,有67%的海归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好”以40%的比例位居第二。

数据显示,海归群体生源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北京、广东、山东、辽宁、江苏、河北,分别占海归群体的9%、9%、8%、7%、6%和5%。北京、上海、广东海归群体迁入数量分别占海归群体总量的12%、8%和6%。

从增幅上来看则更加明显,北京、上海和广东海归群体净增幅分别为141%、278%和72%。

把未发生迁移的数据与发生迁移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61%的海归群体在回国后并未发生迁移,而是更多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其他迁移的海归人群中,有13%的海归迁往北京,8%的海归群体迁往上海,7%的海归群体迁往广东。

从非广东生源海归群体迁入广东的省市分布来看,湖南、广西、湖北、福建、江苏、江西等省市是主要的输送省份。其中,湖南、广西和湖北占非广东生源海归群体迁入广东总量比例的前三位,分别为17%、11%、11%。

“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产业基础好”为海归群体最为关注的城市要素,关注度分别为56%、38%、34%和18%。

四成海归1~3个月找到工作

海归群体职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72%的海归处于就业状态,16%的海归正在求职,5%的海归正在创业。其中,创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2%。

在求职周期方面,42%的海归能够在归国一个月以内找到工作;40%的海归能够在1~3个月找到工作;需要4~6个月的占比为13%;需要6个月及以上的占比仅为5%。与201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1个月以内找到工作的海归比例提升了10%,同时,需要6个月及以上求职时间的比例下降了6%,说明海归在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有一定提升。

报告指出,金融业超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次成为海归就业中最主要的行业领域。经营管理类/贸易销售类和计算机与互联网类岗位是男性海归的主要选择,而女性海归更多地倾向于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类/公关与市场营销类和贸易销售类岗位;就业于普通岗位的海归占比近六成。

创业资金主要源于个人存款

针对创业的调查则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是海归创业行业的前三选择;创业的主要资金于个人存款和“朋友亲戚借款或赠款”,占比分别为72%和31%,于国内、国外企业入股的比例均为10%,国内风险投资占比为7%,银行贷款比例为6%,国外风险投资占比为4%。

相比2017年创业资金于银行贷款占比为18%,2018年数据下降了12个百分点。女性创业者对于个人存款和朋友亲戚借款或赠款的依赖度较高,男性创业者则在吸引投资方面有更多的表现。

数据显示,48%海归的创业时间集中在2017年,2016年创业海归占比为18%,2015年为9%,2015年以前创业的比例为25%。超过半数(54%)海归创业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受访海归认为,运行成本高是创业过程中遇到最主要困难,占比56%;市场开拓、创业空间支持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方面的支持是海归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当前创业服务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仍然有限。

广州日报(江苏领航转)

2018-08-28
为什么我反对职场上的“善良”?
1

最近,《延禧攻略》热播,黑莲花魏璎珞的职场进阶术被无数人膜拜,毕竟在职场,让人糟心的小白兔太多了。

每个月月底,都是整个部门最忙的时候,也是吐槽的高发期。吐槽本身没什么大不了,毕竟生活在这个时代压力繁重。可吐槽的理由有些真的不值得同情。

有个同事,每天忙到大半夜,还热心帮助群众,别人一夸她学历高,能力强,她就找不着北。周末也不休息,加班加点。到最后,累吐血。我问她,都自顾不暇了,干嘛还这么热心情。她说,觉得别人也不容易。况且,团队合作,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嘛。

可没想到,功劳里没她的份儿,干砸了却背黑锅。最近有个项目做得不顺利,竟然有人跑去和老板说,她水平太业余。

姑娘找我哭诉,说自己的好心眼都喂了狗。说实话,真不能怪别人坏,怪自己蠢吧。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谁多付出一点没什么大不了。可这句话,放在职场特别不合适。不是说不让你善良,而是说,要懂得权衡利弊。如果你对别人的好,没换来一点回报,那不是善良,就是蠢。

别说你善良,伤钱。职场不是福利院,一味忍让和拒绝,别人反而越来越看不上你。

2

不仅是对自己,有时候善良还会给别人惹麻烦。

在职场,最可怕的一种情况就是无缘无故背了黑锅。而背锅侠这个称呼大多和没心没肺的好心眼有关。

以前,我们团队有个人,别人来求她做点什么都同意,拒绝好像是件特别难的事儿。可最大的问题是,她答应的事情自己做不了,还经常背黑锅。

有一次,隔壁组同事病了,把没完成的策划案交给她,她想也没想就接下来,结果是别人留下的深坑,客户特别难缠,是个没人愿意接的烫手山芋,不仅她的职场堪忧,整个团队的业绩都因为客户投诉奖金都没了。

在职场,总有五花八门的坑让你来踩,可无条件的善良,就是会变成别人的把柄。有些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其实很单纯,觉得既然都是同事,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嘛。

不应该。懂得分清界限,是职场的基本素养。可偏偏在职场,拒绝是最难说出口的话。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人有一种幻觉,觉得拒绝别人是一种邪恶,显得自己特别小气。可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是一种无知。

越是优秀的人,越明白一个道理,一旦你的付出太廉价,你这个人也就廉价了。

3

《延禧攻略》里,魏璎珞开场那段惩治小宫女的桥段就展现出职场最该有的气魄,一句“我天生脾气暴,不好惹,谁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对付她”,刷爆朋友圈。

不过,她还有句话,我特别喜欢,我来皇宫不是交朋友的。以此为前提,人才能拎得清。

我见过很多职场小白兔,之所以不懂得拒绝别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人际关系看得太重。

以前,我们公司有个前辈特别高冷,据说她年轻的时候就这样,很少有人敢去找她帮忙,更别说让她背锅。可就是这么个人,扛过了公司无数的裁员风波,原因其实很简单,做好人,不如做把事儿做好。她做项目独当一面,所有人都搞不定的事情,她能一力承担,按照大家的话说,这种人不需要朋友。

其实想想,很多人之所以总想在职场做好人,无谓是想落下一个好名声。可是,好名声不是通过无条件的付出换来的。

4

我还听过一个更离谱的故事,一个同事,好心眼,为了帮另一个长期落后就要被淘汰的同事,把自己辛辛苦苦收集的客户资料给了他,结果,被老板知道了,把两个人都开除了。大家都觉得帮人的人挺可怜,毕竟是好心,老板一句话就把大家说服了,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所谓的好心人,公司才有了越来越多的搭便车。

所谓害群之马未必是恶人,有时候善良也会作恶。

听过一个孔子的故事,特别有智慧。

鲁国有规定,如果有人出钱,去邻国赎人,政府就给奖励。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愿意领取奖励。孔子骂他,你不收钱,其他人怎么还愿意去救人呢。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因为救了一个溺水的人,主人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了礼,很多人觉得做了好事就不应该要回报,孔子却表扬他说,好人有好报,才会有人愿意做好人。

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拎不清,错把愚蠢当善良。今天你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明天那些得到帮助的人就会去祸害别人。只有给善良一些条件,一些奖赏,才能筛选出那些配得上的人。特别是在职场,最大的善良就是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少给别人惹麻烦。

所以,成熟的公司和成熟的老板,只谈人品,不谈善良。人品好,意味一个人有分寸,有界限,不害人,但也绝对不会被人害。而善良的人通常意味着没有底线的迎合。

有人曾经说,人为什么要善良,就是因为善良本身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我同意,但这句话在职场不合适。因为你会发现,你帮了别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感谢。反倒是一次又一次的得寸进尺。

理由很简单。职场上,成王败寇,凭本事说话,善良不值钱。这么说,不是让你不善良,而是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的善良无论是于己于人都是祸害。对自己而言,你把时间浪费在了不值得的事情上,对别人来说,你纵容了他们的投机取巧。这不是善良,就是蠢。

(江苏领航转)

2018-08-27
逾60%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48万留学生开启就业创业之路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代代年轻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丰富知识、增长见闻。四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方针政策的倡导下,中国留学事业发展迅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高精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上说,“实践证明,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

教育部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其中60%以上的留学人员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2017年我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48.09万人,越来越多具备全球化视野和高新技术人才的海归留学人员活跃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各个领域。

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后文统一简称“报告”)对以“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海归群体就业创业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高中留学生人数增加,海归群体中本科学历出国留学的占比最高,达到51.54%,高中留学占比达29.79%,与2017年调查结果相比提高了9个百分点。在出国留学意义中,丰富阅历成为选择留学的最主要原因。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仍然是海归群体留学的主要选择国家,经济学与商学类也是最近一次留学中占比最高的主修科目。调查还显示,留学收获达到预期值 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比例增加,金融业就业比例超过信息技术服务业升至第一位。

在就业创业方面,留学人员归国以后从事的行业广泛分布在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其中金融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1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3%、制造业占12%、教育占11%。另外,5%的留学归国人员选择创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等是主要创业领域。报告还显示,高达61%的海归群体选择回到自己家乡发展,但北京、上海、广东由于“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等优势,仍然成为海归人才的就业创业的首要目标城市,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国内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以及自身多元文化经历的优势促使海外留学者回国发展。报告表明,近67%以上的海外留学人员是为了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而选择回国,40%以上的留学生回国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人才大战”的炽热化,留学归国人员也成为各城市的重点招揽对象。与国内从业者相比,海外归国人员在语言交流、海外市场熟悉程度、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各地经济贸易以及文化创新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大批优质人才。

报告也指出,虽然95%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可在归国后半年内找到工作,但他们是在就业创业中同样也面临一些困境。与2017年,海归群体收入与预期矛盾进一步加剧,80%的海归认为收入水平低于或远低于个人预期,企业发展前景不明、职位晋升受限等问题,也使得海归们很难长期稳定于一个工作岗位。此外,创业运营成本高、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技术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也是海外留学者们在归国创业路上需要扫清的障碍,创业者对国内市场环境认识不清也是导致创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人民网(江苏领航转)
2018-08-24
易才资讯 |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易才实力斩获“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人力资源品牌奖”
8月17日,“2018大中华地区HRVP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优秀品牌展”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酒店成功举办。易才集团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展,并荣获“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人力资源品牌奖”。

此次活动现场,500位全球及中国知名企业HRD共聚一堂,近百家知名HR服务商首次联袂参展,全程深度干货分享,为中国HR呈现了高端、专业的HR交流学习盛会。其中,易才集团作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与3000位HR共襄盛举,全面交流与提升HR战略视角,为人力资源行业带去了全新思维。

“大中华地区HRVP高峰论坛中国人力资源优秀品牌展”拥有超高起点与规模,本次暨第二届品牌展由“MeetHR Group”与“第一人力”联合主办,有着很高的关注度。易才集团已于第一届品牌展荣登“影响力人力资源品牌榜”,本届品牌展现场备受与会嘉宾关注,易才展位前进行咨询的业内精英络绎不绝。

正值易才成立15周年庆之际,易才集团此次斩获“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人力资源品牌奖”,是业界对于易才的充分认可与肯定。易才集团将以此荣誉为不断开拓创新的前进动力,积极响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倡导,在人力资源行业内分享经验、树立榜样,进一步提高诚信服务意识,不断提升诚信服务水平,努力为实现“2018年易才业务覆盖全国500个以上城市,服务企业超过25000家,服务雇员超两百万”这一崭新目标而开拓创新,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诚信品牌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为推进人力资源行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江苏领航转)

2018-08-22
一位平安集团16年老员工的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执行力?
为什么很多人在同一家公司做着同样的工作,多年以后,有些人仍旧做着同样的工作,有些还被炒了鱿鱼;而有些人却不断加薪升职,成了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便是个人执行力。

前段时间,给一家企业做咨询,主题是「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基层调研时,发现员工都是各自为政,对公司的大方向根本不清楚。

我于是与负责人如实沟通,告诉他当务之急是执行力建设,而非创新能力。

我讲了一个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故事,来证明执行力的重要。

话说,一次金融监管会。台上,领导一边讲,台下,马总一边拍照,把每页PPT内容拍下来后,加上具体要求,发给各条线对口的管理者。会议结束,马总对监管要求也完成部署。这效率让很多同去的金融大佬望马兴叹。

讲完这故事,那负责人有点不以为然,说到:「不就是做事快点嘛,也没啥难的......」

我接着说:「只用几天时间,马总就能收到各家子公司的具体方案,时间,节点,检验标准,追踪工具,敦本务实且钜细靡遗。一周后,你随便抓个业务员问问,他甚至都能告诉你马总的要求。一个人做事快点,顶多叫执行,一百万人的同进退,那才是执行力。」

那负责人默默点了点头。

1

什么才是真正的执行力?

执行不等同于执行力,职场中,很多人并没有执行力。

领导让你完成一份报告,又没明确时间,你会如何做?很多人会多少做一点,磨磨唧唧直到领导来催。

你在执行吗?

当然。

叫做执行力吗?

当然不叫......

你老婆过生日,让你买瓶红酒在家庆祝。你在超市,随手买了款看起来不错的红酒。回到家才发现没有红酒杯。你是执行了老婆大人的要求,但也不代表你有执行力。

你被抽调到一个项目组,你本有一个对公司有好处、但给项目组带来负担的提议,因为众人反对,你也就此作罢。于是在心里安慰自己:「就是打分工,何必那么较真?」这也是没有执行力的表现。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执行力?

以下三个要素,便是我对执行力的理解:

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

更好的结果:追求卓越

更大的影响:成为驱动者

2

唯快不破

执行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快」。

《亮剑》中有个桥段:

李云龙找赵刚商量,想挑些会武功的战士,组成一个特别小队,赵刚也觉得可以,说:「你尽快去办!」

李云龙却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

在战场上就是这样,兵贵神速,快一点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职场上也是如此,我所见优秀之人,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说干就干,从不磨叽。

在500强总部时,遇到一个彪悍的领导,他的口头禅是:

「手头的任务,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按时完成」。

也确实如此,他的邮件和签报从不过夜。

一次,我写一个方案,要在当天提交,捯饬到夜里11点多才完成,发送给领导后,倦意袭来,倒头便睡。

凌晨三点多,被尿憋醒,看了眼邮件,发现领导在12点多就回复了批复,说要如何修改。我敲了两个字:「收到」,便接着睡去......

清晨起床,再看邮件,发现凌晨四点又收到领导一条回复,问我什么时间能改完......

我诧异万分,与我同一个时区的他,难道不用睡觉?

也许你会说他偏执,可正是这种拼劲,成就了他,年纪尚轻便位高权重。

速度在当下的商业竞争中更是重要。

一家企业如果不能只争朝夕,必将沉沦罹患。就像马化腾所说:「很多巨头,在没有任何预兆下突然毙命,甚至你还能摸到体温。」

这种危机感,让马化腾在管理中处处贯彻时不我待的原则。

当时,腾讯有三个团队同时做微信,规则很简单,谁先做出来,谁就上马。

结果大家都知道,张小龙的名字载入史册。另两个团队的名字,无人知晓。而其中的成都团队,仅仅晚了一个月……

残酷吗?当然,可是你要知道,当时除了腾讯,还有很多公司都在做类似微信的产品,你不对自己残酷,那么别人会对你更残酷。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悉心规划,充分准备,你必须要先干起来,然后再动态调整方向。

正如EDS创始人罗斯·佩罗所说:「我们成功的秘诀就是,预备、发射、瞄准」。

别人惊讶的问到「难道你们不先瞄准?」

罗斯·佩罗回到:「哪有时间先瞄准?我们都是一边打一边瞄准......」

3

追求卓越

执行力第二个要素,就是在快的前提下,做到极致。

也许,你会有疑问,不是说「慢工出细活」吗?不是说「欲速则不达」吗?

这些话放在过去可行,但放在当下,可能要改写,也许变成「快工还要出细活」和「要速度,还要使命必达」更合适。

当下是一个极端的时代,星云密布的协同网络、快如闪电的传播速度、贴身肉搏的卡位竞争,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只留下既快又好的企业和人。

前段时间,「小米枪战」突然火了,结果网易只用了两天时间,也开发了一个类似游戏:「荒野求生」。而腾讯只用了一周,就在「全民枪王」中嵌入了「荒岛特训」模块。

「两天、一周」,写出个像样的PPT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开发出如此大型的游戏,速度另人咂舌。

更不可思议的是,无论网易还是腾讯,游戏设计的几乎毫无瑕疵,他们并没有因为速度而牺牲了质量。

也许你会认为,速度与极致兼修,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属。其实,哪怕是传统行业,哪怕是职场中的个体,要想走出自己的一一亩三分地,也需如此。

我上文提到的那个领导,如果仅仅拥有速度,不足称道,关键是,他总能把事务处理的周密妥当。

一次,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我们要马上拿出一个方案。

这领导带着我们,关在一个小会议室。

他犹如神婆一般,嘴中念念叨叨,手中拿着白板笔,一边和我们讨论,一边奋笔疾书。

一个多小时后,白板上已密密麻麻,每个模块、每个步骤都详实有度、俱细无漏。

会后,我们只需根据各自的条线,分别添加数据,略微修饰,报告便可出炉。

我惊讶于他的这种能力,曾问过他是如何练就的,他却说:

「你把工作当成谋生,是一回事,你把工作当成事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听这话,一开始,以为他在装逼,但随着阅历渐丰,越发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只有当你热爱自己工作时,才能生成一种强大的内动力,推动你迈向卓越。

这种内动力,裹挟着你,使你神鬼不惧,自动自发的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如《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的罗文,纵使信息极度有限,却还能使命必达,把信交给一个不知所踪的「加西亚」。

这种内动力,充盈着你,使你苦闷不觉,物我两忘的追逐不可能到达的高度。

正如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所讲,真正的专家,不是技术高超,而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因为专家的词源「profess」便为此意。

4

成为驱动者

执行力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成为驱动者,个体的力量是单薄的,你必须掌握撬动的力量,成为那个支点。

近期,一本商业书籍炙手可热,名字叫《原则》,由著名的「桥水集团」创始人达利欧撰写。

他提出的「shaper」一词也广为流传,欧达利极度推崇Shaper型人才。

那么「shaper」是什么意思呢?

在《原则》中文版中,将此词直译为「塑造者」。

其实,「shaper」一词于「贝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其中说到团队中,有一种特殊人才,他们的特长是驱动他人,来共同实现某个目标。

所以,「shaper」译为「驱动者」也许更为合适。

如果说「唯快不破」和「追求卓越」是个体执行力的优秀元素,那么「成为驱动者」则是人际组织中执行力的终极体现,也是所有集大成者的不二法则。

因为「驱动者」拥有一项特殊的才能:即使不仰仗权力,也能使他人相信并跟随。

放眼天下,古往今来,无论政坛显要,还是商海奇才,无疑都是一名卓越的「驱动者」。

也许他们存在各种瑕疵,但他们最突出的能力就是,总能让众人看到他所看到的,让众人相信他所相信的。

电影《至暗时刻》,淋漓尽致塑造了丘吉尔的「shaper」形象。怎样的一种语言,才能在万念俱灰中,创造一线生机?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才能在黑暗无边中力挽狂澜?

16年前,马云在和18罗汉的会议上,酷似一个传销头目,台下的人,有比他懂技术的,也有比他懂营销的。是怎样的魅力,才能使诸神朝宗?又是怎样的坚持,造就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3年前,1元钱的平安内部股,少人问津。马明哲不得不挨个说服员工,让他们相信将来能涨到5元。是怎样的格局,才能催生一个个神话?又是怎样的信念,铸造了一个金融帝国?

这些就是「shaper」驱动者的力量,他们是宏图与践行的通道,他们是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也许你会说,讲这些大人物,太不接地气了。可你也要知道,丘吉尔之前只是个小记者,马云之前只是个英语老师,马明哲之前只是招商局的行政人员......

所以,你也应该明白,正是由于他们的驱动力,才造就了成功,而非成功造就了驱动力。

回到当下,即使你人微言轻,资历尚浅,你也要争取让自己成为「驱动者」,因为这样的人总能在芸芸之中脱颖而出。

我曾组建过一个部门,招了几个新人,其中一位显得与众不同。用其他同事的话讲,他是一个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当其他员工,正忙着熟悉工作环境,学习条款时,他就开始和我讨论部门发展的问题;

当其他员工,等待我布置工作之时,他却主动做出了一个产品规划;

当其他员工,沉浸在日常工作的繁琐之时,他却在调动和整合其他部门的资源,确保了一个新产品的上线。

后来,他自己创业。两年过去,当其他员工还拿着死工资时,他已拿达重量级的B轮风投,在多地建立了研发中心。

我讲这个,就是想你明白,无论你身在职场,还是步入创业,想达到执行力的最高境界,你必须成为一个驱动者。

要知道,这世界上只有两类人,第一种是创造角色的人,第二种是扮演角色的人,你想当哪类?自己选。

5

你把精力放在“找路”,

却忘记“行走”

写到执行力,很容易掺杂鸡汤味,也很容易带有资方的洗脑嫌疑。而且,上面所说执行力三要素,并不是耳目一新的观点。

但是,大道至简,越是朴素的道理,越是真知灼见。

我们忽视它们,往往是由于那样做代价太大,那样走路途太远,岂不知这世界根本不存在近道。

尤其当下,末法丛生,怪力乱神,各种新奇的观点应运而生。它们似乎都在帮你寻找近道,可当路标多于道路的时候,难免让人蒙圈。

重要的是,我们往往把精力都放在了「找路」,而忘记了「行走」......

更重要的是,「找路」往往让你焦虑顿生,只有「行走」才能使你气定神闲。

移动互联网让你觉得落伍了,大数据让你觉得智商要充值了,人工智能让你觉得饭碗要被抢了,于是你慌了,怂了。

你想赶上时代的潮流,于是看看这个,学学那个,时间和精力从指缝中溜走,唯独没想过如何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你想打破阶层的魔咒,于是踏破铁鞋,冥思苦想,焦灼和苦闷在心绪中蔓延,竟然忘记了那些最基本的法则。

是的,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就是这代人的通病,治愈的药方就是「执行力」。

拥有执行力,你还害怕什么世界黑暗?你自带光源......

拥有执行力,你还担心什么大浪淘沙?你就是大浪......

(江苏领航转)

2018-08-21
隐私说明            
© 2002-2023 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1153号-1
集团网站:领航集团
总部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园达路51号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座19层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