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发展潜力?就看这三点:反思、总结、萃取

     前阵子有篇文章火了,说的是:一个人靠不靠谱,其实就看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我想如果有第四点的话,那一定是“事后有总结”。反思、总结、萃取,对于组织,它是加速组织发展的重要利器,对于个人,它是个人脱胎换骨的开始,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推动器。
    知识萃取,是现代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挖掘、沉淀、传承和传播优秀的方法论,以加速员工成长、避免重复错误的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就曾在知识管理大会上讲话说:“华为公司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我们十几万人的公司,全面推进知识管理,是让经验和知识能够为华为公司创造价值。”
复盘和萃取经验较早的方法和案例于美国陆军事后回顾AAR(After Action Review),AAR最早是美国陆军所进行的一项任务后的检视方法。美国陆军把AAR定义为:对一事件的专业性讨论,着重于表现标准,使参加者自行发现发生了什么、为何发生、及如何维持优点,并改进缺点。
    对美国陆军来说,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当新的理解被产生时,可以马上响应到行动上,他们使用AAR解决了许多问题。美国陆军使用AAR的成功因素包括:
?     结构化、有目地的对谈;
?     打破层级的藩篱;
?     能迅速反映至行动中;
?     将学习的成果记录下来等。
    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知识萃取呢?其实对于组织和对于个人来说,方法还是不一样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3条经验:

    在教练状态下的经验流动
    我们大部分时候对于经验的挖掘偏流程性和概括性,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挖,这也是大部分课程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开发出来的内容不深入,浅尝辄止,好像不用进行深挖也能想到。
    但是知识萃取需要深挖隐性经验,将工作和生活中那些不容易说出来的经验给挖掘出来。
    这里给大家推荐“教练状态下的经验流动”这样一个方法。
    在对他人进行经验萃取时,需要访谈者(知识萃取引导师)能够带着教练状态深入探询对方的经验流动状态,让对方进入到全然放松、深入体验的情境下,让其再次沉浸到当时的高峰体验中。
    我曾经用这种方法对一家集团公司的创始人进行访谈,看到他微闭双眼,全然进入自信的、放松的、充满能量的状态,在他的回忆中充满了各种金子般的创业经验,包括如何度过融资难关,如何克服自己的压力状态,如何克服裁员带来的巨大挑战,而经过萃取后,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原己过往经历中有这么多的宝贵知识财富。
    这就是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高峰体验是“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
    在成功学演讲大师崔西的《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一书中指出,每天都要抽时间让自己独处,让自己静静地坐一会而,时间从3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让自己的思想放松,深呼吸,并让自己的思绪在不同的主题之间飘动,不要给自己压力或指定方向。
    这个练习会改变你的生活。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闪光点
    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进行运转,每天会有成千上万个念头闪现出来,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工作或生活间隙,自己处于放松状态时,会随时有一些闪光点闪现出来。
    很多都是  由学到的知识、观察到的现象、他人的观点、自己的经历、想要解决的问题等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比如使用高峰体验访谈法来萃取知识,就是当时我在洗苹果时突然闪现出的一个念头。
    现在想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念头?一是我确实想让课程开发中的知识萃取环节更加深入;二是总觉得在课堂上流动性还不够;三是当时刚刚学习过欣赏式探询;四是当时是一种放松状态。
于是,我就快速的把这形成了方法论,并记录了下来。其实我们想记录的话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比如可以给自己发微信,可以发到朋友圈,可以记在随身记录的本子上……
    请记住:一定要快速记录下来!否则过了一会你去吃苹果时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被大脑中其他的活动给占据了。
所以,我常说写文章首先是写给自己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记得,我在做管理咨询时,在桌面上有一个word文件,名字叫“咨询经验与禁忌”,就是随时反思记录,有什么好的经验就马上记下来,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记下来。
    举个例子:
    当时有一次向客户汇报方案前,没有提前把方案和客户沟通,而是直接对着客户方十几位朋友直接讲这个方案了,结果是大家每个人对这个报告的意见不一,要求不一,造成没有通过。
    后来我回到公司进行了反思,结果是:每次正式汇报前一定要先和客户的一些关键角色进行事前的沟通,取得他们的初步认可后再正式汇报。于是我就快速记录了下来,并经常提醒自己要这么做,大大提升了我在项目汇报中的成功率。
    养成反思后提炼的习惯
    在《情境领导》中,将人的能力分为专业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三种。其中概念技能就是指提炼总结概括能力,而我们在人员招聘、日常培养中很容易忽视这项能力。
    但其实这项能力是需要大量刻意练习的,我们发现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比较高产的作家都是提炼总结的高手,他们能够把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总结提炼成方法论,概括成模型。
    他们已经非常擅长这项技能,而且越来越熟练,以至于很快就能写出文章或书来。
    比如前文提到的博恩?崔西,就是一个高产者,迄今为止,他出版了26本书、300多盒相关的录音带和录像带,很多作品被翻译为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说明其反思总结能力极强。
    这项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坚持,逼着自己概括提炼。其方法是能够用动宾结构把关键点提炼出来,而且往往字数越少越好。
    比如写微博,微博最多写140个字,所以感觉难度不大,然而如何在140个字内把核心内容概括出来,其实并不容易。
    我的做法是要求自己要概括成几条,后面写“1,2,3,4,5”,而不是像写散文一样写一段话。然后,再在每个数字后面填内容,如果超过5条就再加,如果不足5条就删。
关于如何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大家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这也需要萃取。但是最重要的是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形成习惯。
    对于组织,反思、总结和萃取是加速组织发展的重要利器;对于个人,反思、总结和萃取,是个人脱胎换骨的开始,是职业发展的加速器。(江苏领航转)

来 源丨培训每日谈 ID:peixunmeiritan
作 者丨张立志

2017-10-25
协作越多效果越好?销售人员不需要协作?关于内部协作的误解还真不少

    编者按
企业越来越多地依靠员工的紧密协作来完成各项任务,有效协作已成为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 / 李宁  美国爱荷华大学 Tippie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副教授
       余嘉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管理系助理教授
从人类起源开始,协作就一直是人类生存,克服重大挑战以及社会变革的巨大推进力。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作任务的复杂度与日俱增以及全球化的挑战,企业组织越来越多地依靠员工的紧密协作来完成各项任务。有效协作已成为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时候,企业与员工在协作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真正创造价值。
弗吉尼亚大学的克罗斯(Rob Cross),沃顿商学院的罗贝拉(Reb Rebele)和格兰特(Adam Grant)教授在提出了“协作过载(collaborative overload)”这个概念,指出在过去的20年中,经理和员工花费在协作方面的时间比过去至少增加了50%,然而协作行为却分布极不均匀。大多数情况下,大约3%~5%的员工贡献了20%~35%有价值的协作行为。
类似的,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团队中存在一类“特殊贡献者”,在特定情况下,一位“特殊贡献者”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员工的总和。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学会有效管理企业中的协作行为,合理安排分配协作任务,使得协作更为有效。
许多公司开始借助于信息协作工具来辅助员工的协作行为,旨在优化协作效率。
例如,在美国,Slack作为一款发展迅猛的协作工具,在创立两年之内达到了日均超过270万活跃用户。在中国,类似的协作平台Teambition也在短短几年之内积累了数百万的用户。
这些网络协作工具打破了人与人协作中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使员工实时地,在不同场合协调各种工作任务安排,设定共同目标,沟通、分享信息。
研究了他们的协作数据,我们发现......
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的彭特兰教授,曾经运用大数据对协作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彭特兰发明了一种可佩戴在员工身上的电子胸牌,这种装置可以实时记录同时佩戴这种装置员工间的物理距离,是否在进行对话,面对的方向等信息,但不会记录员工交流的内容。在研究中,彭特兰教授给不同的团队成员长时间佩戴这种装置来实时采集团队成员的沟通行为,进而研究不同的沟通协作模式是否对团队绩效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只通过研究协作中的信息交换模式,就可以有效提升团队效率,并对团队绩效有着准确的预测。在不考虑沟通内容的情况下,仅团队沟通模式一个因素就可以解释30%团队绩效的差异。
相对于可佩戴电子设备,网络协作工具的迅速普及对大数据协作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网络协作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记录、协作行为,为研究协作模式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工具。
作为尝试,我们采集分析了协作平台Teambition 内部员工6个月的协作互动数据以及公司提供的员工绩效数据,来研究不同员工的协作行为模式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并找出影响员工绩效的关键协作指标。
我们发现,员工之间的协作模式对于绩效有着显著影响。有一些协作模式明显优于其他的协作模式。因此,通过对团队不同协作模式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找到有效提升员工绩效的方法。
Teambition 内部大体分为两类员工,即销售类员工和技术运营类员工,我们分别对两类员工进行数据分析,来研究协作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通过构建的协作交流网络,我们分别提取了员工在Teambition 协作网络中的协作中心度(是否和多个员工频繁协作交流),信息桥梁(是否在相互没有交流的同事之间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信息到达度(是否可以有效地将信息传递到更广的范围),以及特征向量(是否和协作网络中的关键员工进行协作)。这四个网络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员工在协作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对其他员工的影响力。
对于技术运营员工而言,员工的个人绩效取决于本人在部门内的网络中心性,而不是本人在公司内的网络中心性。有些员工在整个公司的协作网络中非常活跃,却并不一定是绩效最好的那群人。反而是部门内部的协作模式决定了员工的绩效。我们发现,员工在部门内的协作网络的特征向量,与员工绩效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经常与该员工进行直接协作交流的其他员工本身也比较活跃(关键员工),那该员工的绩效相对会比较好。
在销售员工当中,协作对于员工的销售绩效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员工的协作模式贡献了接近40%销售绩效的差异。换言之,在众多影响员工销售绩效的因素中(市场地理位置、员工个性、市场环境等),仅协作交流一项就决定了员工销售绩效的近40%。有意思的是,传统观念认为销售人员主要任务就是接触联系潜在客户,对外的工作行为决定了绩效,然而我们的研究却发现,销售人员的内部协作对实现销售目标至关重要。
对管理者的启迪
我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管理实践有一些启迪:
第一,在信息社会中,销售的成败不再取决于销售人员本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协作的结果。很多时候,销售人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技能传授,以及资源共享。销售管理者在人员规划以及项目设置上可以考虑主动加入协作的元素。比如,通过项目团队的模式去做销售。培养销售人员的协作能力,做到更好的分工。
第二,对于非销售人员的行为绩效,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发现,近20%的个体绩效差异是由员工协作沟通这一因素决定的。然而,协作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协作的广度,也就是范围。比如,公司范围内的协作,相对于部门范围内的协作,就没有显著的效果。管理者在设计协作模式的时候,可以从小范围的协作(比如部门内部)开始。
第三,与传统观念相悖的一个发现是,在工作过程中,参与项目增加并不能有效地提升绩效。这一点,学者们在“协作过载(collaborative overload)”这篇文章当中也稍有提到。当一个优秀员工因为能力被赏识而被赋予更多的项目时,反而没有办法把应有的能力发挥出来。因此,管理者在活用能者多劳的原则时,也需要适度适量地分配资源任务。(江苏领航转)

本文有删减
全文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2017年10月刊

2017-10-24
华为手机份额超苹果 利润不及苹果1/10
             2017年第二季度,苹果以9%的出货量获得了全行业65%的利润,国产手机三大品牌——华为、OPPO、vivo只占了利润份额的4.1%、4%和3%。
“依照我的个人性格,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但我想说的是(做到全球第一)需要一个过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Mate10发布会后接受包括第一财经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手机市场仍然在洗牌,包括中国市场在内,大部分品牌都会消失掉,未来全球也就剩下三家,甚至更少。

“Mate10系列我们希望可以做到1500万部,价格大大低于iPhoneX。”余承东说,如果是想做到销量全球第一,也许多做一些低端产品就可以了,但华为现在砍掉了低端机型,还是希望往高端市场走。

人工智能芯片成为此次华为进击中高端市场的“核武器”,蓄势两年才公布的手机芯片麒麟970被余承东称为开启“AI时代”的钥匙,他说,现在是APP时代,但未来一定是AI时代。

今年9月2日举办的柏林IFA展上,麒麟970芯片以“主角”的姿态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作为华为首个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MobileAIComputingPlatform),麒麟970被誉为华为在终端侧的“核武器”。在Mate10的发布会现场,余承东数十次提起这项技术,并表示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华为将会用更多的技术“炸”开市场。

“华为的研发投入正在持续上升,甚至超越很多美国的大公司,而在手机上的研发投入则超过国内百家企业的总和,仅仅是一颗手机芯片背后就站着上万人的研发团队,都是硕士、博士。”余承东对记者表示,“我跟团队说不要做比别人稍微好点的,而是要做把别人甩一条街的产品,大家未来还可以看到华为有非常大的创新,这个我暂时保密,华为有18万人,甚至内部不知道是干啥的,只有炸出来才知道,要开发真正领先甩别人一条街的技术。”

余承东认为,人工智能已经为智能手机的体验带来了颠覆:不用触屏,可以直接语音操作;有人工智能大脑,云端知识库,手机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直达服务,不用查各种APP,综合体验直达服务。整体而言,目前AI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余承东坦承,人工智能只是提供一种基础和能力,语音、拍照等方面的应用只是开端,后续还需要生态的完善,华为也已经为开发商开放了人工智能开发方面的资源和能力。“会听、会说、会思考,未来AI在手机上还有更大、更多的可能。”

对于眼下的“全面屏大战”,余承东认为并不构成智能手机市场的战略制高点。“摄像头大战和全面屏大战都太低端,是没有能力才打的噱头,全面屏技术不难,谁都能做,有的厂商宣传全面屏2.0,但下巴很长,摄像头体验也不好,这些都是落后的设计。”

“全面屏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体验和内在的使用,比如续航、质量和拍照。宣传边框多窄反而是没有能力,软件、硬件和生态能力才最重要。”他强调道。

在Mate10发布会现场上,余承东宣布华为手机今年前三季度的发货量达1.12亿部,同比增长19%,收入同比增长超30%。他表示,华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苹果排名第二,中国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余承东称,“华为高端机的占比在迅速提升,平均出货单价也在提升,Mate8系列全球销售了700万部,而Mate9系列全球销售超过1000万部。”

“得益于强大的购买力,欧洲和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华为在中高端市场最大的助推器,目前Mate系列和P系列的出货量步入稳定期。”Counterpoint分析公司研究总监闫占孟对记者说。

但和销量相比,赚取利润仍旧是短期内国产手机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国际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全球手机利润份额2017年第二季度》显示,全球手机利润总额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了10%。不过,苹果依然主导了全球利润份额的大头。2017年第二季度,苹果以9%的出货量获得了全行业65%的利润,国产手机三大品牌——华为、OPPO、vivo只占了利润份额的4.1%、4%和3%。

对此,余承东对记者表示,目前华为的利润率还比较低,与其他国产厂商相比还好,但跟苹果、三星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生态链上,苹果的iOS封闭生态有很大优势。(江苏领航转)

2017-10-23
仲望猎头创始人自述:打破扩张死循环,2年业绩翻3倍

猎头行业的人,对于Frank Yu和他的仲望猎头是耳熟能详的。
成立与1998年的仲望猎头是中国最早一批的猎头公司,历经20年行业风雨,如今已然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而在Frank决定创业的时候,猎头刚刚在中国萌芽,新鲜而又粗糙。大家都是学着外资同行的模样,亦步亦趋中摸索自己的路。
300万,猎头公司的第一个坎

早先的猎头市场,客户成熟度和市场环境跟现在是没法比的,大家都是凭着人脉关系去拿客户,然后再死磕交付。每一个客户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公司业绩经常会因为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终于做到了快300万的业绩,顾问人数也有十多个了,是时候考虑扩大规模。Frank说,当时的扩张,让他遭遇了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坎儿。

公司扩张倒逼订单的增加,客户的开拓成为了首要问题,在熟悉的行业里客户已经做的七七八八了,再扩就得考虑新开行业。

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开什么行业?
去哪儿找客户?
现在的顾问能交付新行业职位吗?
人员不够应该招什么样的顾问?
顾问怎么管理和培养?
。。。。。。

创业以来Frank第一次发现,做猎头公司原来也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连续好几年,公司似乎陷入了一种循环:扩张规模就掉业绩,又不得不收缩回到熟悉的领域。

先行者的坎坷扩张之路
来回折腾几年后,Frank认识到问题是在自己对团队的定位、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加之这些年摸索中团队人员的变动,缺乏稳定的核心顾问团队。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Frank快速调整思路,明确了公司和团地的定位,走出外资客户的圈子,大力拓展快速发展中的民营公司。

04年到08年,仲望在这四年里办事处全国开花,以几乎每年新增两个城市的速度覆盖了沿海的重要城市,重点布局长三角、京津地区和珠三角。

按Frank当时的想法,分公司就应该以当地的业务为主,所以不管是招人还是客户开拓,都得优先考虑本土。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要做好一个当地市场的话,一个分公司里面十来个人就要服务十来个行业,按照当时的人员规模,一个行业最多只有一两个顾问,很难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总部与各个分公司、顾问和顾问之间都难以形成有效协作,公司整体效益不仅没有因为分公司的开设而增加,反倒被业绩发展不好的地区所拖累。
专注细分领域带来新机会
扩张的困境让Frank意识到,随着市场的变化,猎头行业的竞争不是说面有多广的竞争,而是深度的竞争,是在各行业细分领域做的比竞争对手更深更好,分公司之间是相互协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08年之后,Frank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对团队和分公司进行了新的调整,由原来的主做当地市场调整为只做一个细分行业,团队可以是跨地域组合,覆盖该领域的全国市场。

具体来说,就是在这一个细分领域里面组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下面按照职能再分配顾问。每个职能可能会有一到两个顾问,每个行业可能有十来个职能,每个顾问都确定为某个细分行业下面的某一个细分职能,去做深度垂直。在这样的精细划分下,仲望的顾问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区隔,全国范围内协同作战,甚至在海外的新加坡分公司也有可能服务的是中国市场的客户。

调整后的分公司业绩有了明显的增加,每年20%-30%左右的增长率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原先缺客户的状态也在此后有了极大的改善。因为公司的专业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好的口碑带来了更多生意。

除了客户的认可,仲望也在行业内屡获殊荣,并在2012年,成为了全球知名猎头联盟Inter Search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

包容和开放的企业文化
大多数的猎头顾问要是三个月没有业绩就会被公司淘汰,而仲望愿意给顾问更多的时间和包容,有些今天业绩非常优秀的顾问,在刚进入公司时甚至六个月一个Offer都没有。

Frank认为,靠说教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和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通过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打造和树标杆立榜样,可以做到改变所有人的认知,达成公司的最终目标。

仲望在人才引进方面,也是不拘一格,吸纳优秀行业人士,给与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去年,分别任命了Philip Clark和Sophia Lin分别为北京和深圳地区办事处经理,其中Philip Clark英国,在中国猎头行业拥有超过13年的经验,Sophia Lin曾在全球知名猎头公司米高蒲志等担任高级猎头顾问职务。

作为从事猎头行业20多年的资深专家,Frank认为,猎头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竞争时代。老板除了考虑业务专精程度外,更要考虑品牌影响力、团队竞争力、运营效率和公司综合成本等多方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资本的进入,猎头行业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未来。(江苏领航转)

2017-10-19
福布斯首推世界最受信赖公司榜 17家中国企业上榜

据《福布斯》中文网10月12日报道,登上这个榜单的企业都备受各方信任,德国企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就是如此。西门子虽然在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上仅排第50名,但却在最受信赖公司榜上排名第一。该公司有35.1万名员工,过去一年中销售额达到900亿美元,利润达64亿美元,资产达1540亿美元,市值达1197亿美元。

法国的米其林集团排名第二,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排名第三。“字母表”也是全球企业2000强子榜单——世界最佳雇主榜的第一名。

美国和日本企业成为了最受信赖公司榜的主角。该榜单有61家美国公司,42家日本公司。任天堂排名第四,松下排名第十,丰田汽车排名第十三。

在前20名中有8家美国企业,它们是“字母表”、迪士尼、苹果、希尔顿、万豪国际、Netflix、微软、和IBM。

此外,报道称,共有17家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公司上榜。

除了华硕电脑和联想集团,还有以下公司上榜:中远海控(104)、怡和集团(124)、石化油服(135)、中国建筑(161)、台积电(177)、中国建材(182)、中广核电力(185)、格力电器(190)、网易(191)、上港集团(219)、国电电力(225)、中国铁建(226)、宁波港(229)、红星美凯龙(233)、鸿海精密(248)。

报道称,该榜单基于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编制。全球企业2000强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上榜,其总营收达到35.3万亿美元。为编制最受信赖公司榜,福布斯与Statista合作,后者请60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受访者介绍自己对全球企业2000强公司的看法。评估这些公司的指标是信任度/诚信度、社会操守、雇主情况、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表现。

进入前10名的公司基本上在所有这些指标方面都获得了高于平均分的分数。特别是,这些公司在“信任度/诚信度”、“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表现”这两个指标方面深受好评。

报道称,上榜企业多个产业,汽车和卡车制造商占比较大。意大利的法拉利(114.96, -1.13, -0.97%)排名第8位,日本的丰田排名第13位,德国宝马集团排名第22位。

家居与个人护理产品公司也颇受好评。法国公司欧莱雅集团和美国大企业高露洁-棕榄集团都打入了前30名。

2017-10-18
AI未来20年会帮我们修复人体 但也会造成大量失业

IBM一位资深发明家预言,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纳米机器人就能够注入到人体内来修复和增强人体肌肉、细胞和骨骼。就职于IBM公司Hursley创新中心的John McNamara已经向英国上议院人工智能委员会递交了一份资料。该委员会正在探索人工智能给经济、伦理道德和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McNamara声称:“20年之内,科技的进步就足以先进到让人类与机器有效的融合到一起,让人类意识和认知获得巨大的进步。我们可能看到人工智能纳米机器人被注入到人体内,这些技术将给人类巨大的医学福利,比如说能够修复受损的细胞、肌肉和骨骼,甚至还能够强化它们。”

McNamara补充道:“除此之外,借助我们现在已经探索的技术,我们能够预期将生物学与技术融合到一起的新技术产生,这些技术能够直接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可能大幅提升我们的精力,甚至有可能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能力提升我们自己的思维能力。借助这些能够融入到我们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技术,我们将能够仅通过手势和思维就操控环境。”

微软等诸多公司的科学家们已经在研发一种使用DNA打造的计算机,它能够存活于细胞内并且寻找人体网络内的故障,比如癌症等。如果它发现患癌细胞,它将重启系统并且清除患病细胞。

但是McNamara也提出警告,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为那些在零售业和服务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并造成大范围的失业。他声称:“贫穷在今天意味着人们无法负担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但是明天贫穷可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异,有钱人可以借助科技在身体、认知、健康、寿命以及方方面面得到提升。”

在递交给人工智能委员会的其它资料中,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名誉教授Noel Sharkey称:“人工智能也是一种经济负担。当务之急是人类是否开始接受修复自身或者提升自己的那些决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工智能领域的决策者正遭受着许多统计数据带来的隐形偏差的影响。”

Thomson Reuters(商业资讯组织)研究部门的负责人Jochen Leidner博士也提出警告称:“老年人和那些拥有重口音的人们可能会在声音识别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未来遭遇困境。设想一下,随着银行不断减少业务柜台,你可能需要通过声音识别登陆手机银行系统。如果这样一个系统是由伦敦的公司研发的,那么语言识别系统很可能设定为英国口音。”

他补充道:“这样一来,位于苏格兰爱登堡的老年人和重口音人群可能会面临语音识别错误,或者识别系统完全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依赖于可信任的朋友或者家庭成员来提取现金。”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的Miles Brundage和Allan Dafoe也发出警告称:“人工智能也将带来失业的风险。我们建议英国政府准备好迎接企业大量裁员的可能性,因为未来数十年内人工智能将逐渐取代人类进行工作。人工智能很可能在大多数认知领域超越人类,这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网易科技(江苏领航转)

2017-10-17
隐私说明            
© 2002-2023 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1153号-1
集团网站:领航集团
总部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园达路51号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座19层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