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小红书深陷裁员风波:传将裁电商部门一半员工
2018-08-10
为扩大平台的社区属性,小红书在为贵妇、名媛提供购买奢侈品的基础上,增加与运动、旅游、酒店、餐馆等行业相关的内容。
供应链短板待破
早期定位与后期发展促使小红书手握高黏性的社交流量,而将流量变现的供应链并未与之相匹配。社交是小红书的入局切入点,借助内容分享产生交易,社交需求、明星效应、广告投放等产生的粉丝效应驱动着小红书不断产生新的流量甚至带来交易,平台内的内容则将流量不断聚拢。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小红书的日活跃用户从2018年初到6月底,从300多万涨至840.6万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明星效应和节目投放,如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随着电商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以内容驱动的电商正在争夺消费者更多的内容消费时间,小红书的营销宣传与原创内容互补让平台内的流量具有稳定性和高黏性。
不过,小红书在供应链方面却较为薄弱,导致小红书存在流量变现短板。“获得商品内容被‘种草’后会打开淘宝、京东及跨境电商购买,很少在小红书直接下单。”一位关注小红书近三年的消费者对北京商报记者称。上述消费者并非个例,从小红书了解内容再到其他电商平台购买是多数小红书用户的“习惯动作”。当前,小红书与大众点评的争论始终围绕着后者抄袭小红书原创不断发酵,原创内容显然成为小红书的“金字招牌”。
同时,电商行业中的通病——信息泄露、退换货难、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也在小红书上普遍存在。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双11”和“黑五”期间,小红书的投诉率为27%位居榜首;2017年“黑五”投诉率高达46.54%。可见,薄弱的供应链掣肘小红书发展,甚至削弱了凭借内容积攒的流量优势。
电商行业专家、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小红书中的粉丝带货能力的确很强,为平台带来了可观营收,但供应链的短板则让流量变现环节出现了断裂。“当前小红书最大的营收依旧是广告,薄弱的供应链难以稳固消费者,一旦流量流失或增速放缓,广告带来的营收也会出现下滑。”鲁振旺进一步解释称,基于上述情况,已经获得阿里加持的小红书,弱化原本就不是强势的电商业务聚焦社交优势不失为新方向。
依傍阿里造商业闭环
高黏性的流量为小红书短期发展搭建了基础,而形成闭环才是平台能够长线发展遵循的路线。小红书正借助阿里的资源快速搭建闭环,今年6月,小红书完成由阿里领投的3亿美元D轮融资。尽管小红书方面称,阿里只是财务投资,小红书还是会以社区为核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将为小红书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预测,小红书很有可能会和天猫国际打通,以此来为阿里导流,阿里也会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为小红书提供资源。流量变现的同时,闭环也加速完善。作为领投方阿里,小红书社区的内容生产能力将为阿里提供可观的稳定流量,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淘宝2016年卖家大会上表示,社区化、内容化和本地生活化是淘宝未来的三大方向。
实际上,小红书不断尝试着搭建交易闭环但效果并不明显。小红书最初叫做“香港购物指南”,吸引一批种子用户后开始转型做社区,鼓励用户生产内容加速内容的更迭,借此吸引更多用户。2014年8月,小红书推出自己的电商福利社。小红书也随之形成了从发现到分享再到购买的商业闭环。但供应链短板始终制约商业闭环的完善速度。
在鲁振旺看来,小红书融入阿里体系后,借助后者在金融、物流等方面的资源可以形成更为完善的商业闭环,即使小红书要“交付”一定的流量,但流量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并不会产生大面积流失。同时,对于凭借内容发展起来的平台来讲,终究要从经营流量转向经营用户,因此形成商业闭环才能实现稳定的增长。
新浪科技(江苏领航转)